2018年塑料行业情况概述
2019-01-04 来源:唯塑传播(广东塑协媒体中心)
时光荏苒,转眼就到了2019,在过去的2018年里我们也走访了为数不少的制品工厂。塑料制品应用广泛,庞大的下游行业为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但2018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,整个塑料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。
从大环境上看,塑料行业市场2018年上半年还是比较好的,但到了下半年市场环境开始变得低迷,许多企业负责人称这种境况为塑料行业的寒冬,预计最好的可能是持续到2019上半年。
中小型制品企业受贸易战和环保双重影响订单下降明显,继而影响到上游的机械和原料厂家,许多机械厂家表示今年市场销售增长缓慢,到下半年部分更有倒退迹象。而2018年原材料价格则一改前年疯长之势,价格渐趋稳定,甚至部分原材料价格还有所下降。
虽然现在网络发达,市场情况信息流通快速,但对未来的看法和计划,企业间各有不同。下面简要说下2018年几个比较受关注的信息。
一、全降解环保生物塑料炒的很火,却用的很少
2018年下半年受中美贸易战和环保政策的影响,不少人把目光转向生物塑料、可降解塑料,据悉全球可降解塑料原料产量为100万吨左右,而我国每年仅有几万吨。
虽然人们对可降解塑料态度火热,但碍于生物塑料的价格、产品品质等因素,真正去使用并批量生产的企业并不多。不过生物塑料的方向是确实可行的,接下来如果能够降低生物塑料的技术成本和产品性能问题,又或者人们对其价格接受度提高,节约又环保的生物塑料未来或将成为最为普遍的材料!
二、关于智能化推进
有人说2018下半年塑料行业的形势低迷是智能化推进,企业转型的过程。今年各种展会、报告、交流会等,也在大肆报道展出智能化机械或设备,但我们实地走访所了解到的信息有所不同,许多中小型企业在智能化的问题上还是多持观望态度,会尝试性增加智能机械设备代替人工等。
工厂全面智能化升级比较困难,中小型企业的接受度会比较高的是将工厂局部改进为智能化。像对工厂进行整体整合联网控制的系统云等智能设备,许多企业表示有兴趣,行动者却并没多少。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负责人都比较务实,只会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资金安排来决定,并不会盲目的追求智能化!
三、许多企业较看好塑料在汽车行业的发展
因汽车行业对塑料配件需求基数很大,加之汽车轻量化的发展,使得塑料在汽车产业占的比重增加,不少有规模的注塑企业甚至原料厂家都想进入汽配行业。
但我们了解到,汽配行业竞争很大,除非是有规模有新技术的厂家,否则难以成为整车厂家新的一级供应商。2018年汽车市场是20年来首现负增长,业内人士预计2019年行情也难有较大的起色。同时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,并且预计明年轿车总量会有所下降,而受国家补助和支持,农用车明年总量或将会增加。
四、化妆品市场中高端产品需求增长
在走访的化妆品包装企业中,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2018年中高端化妆品包装市场情况较好。随着国家的发展,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消费者对中高端的化妆品需求有所增加,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质量更好,价格相对高一些的化妆品。而我国目前在化妆品行业还没有多少家很有影响力的高端企业,所以未来几年内国产化妆品中高端市场依旧向好。
不过,虽然因微商网红等原因而带起很多爆款,但对做包装的工厂来说不一定都是好事,化妆品爆款起来的快下去的也快,在产业链最末端的包装厂家往往最后得到消息,却需要用最快的速度赶货,但即便如此,有很多时候也会碰上爆款突然沉寂而致使产品堆积的问题。因此有部分厂家表示“跟不上化妆品的速度!干的心累”
五、精密技术行业市场环境良好
因精密制造行业对技术要求很高,所以行业中企业数量基数比普通型工厂少,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,加之精密配件属于最尖端的配件,我国产业链的完善,使得精密技术行业发展良好,如照明支架、精密电子配件等市场依旧呈增长趋势。
同时有精密制造企业也表示,国产注塑机虽然在很多地方已经不输其他国家,但在最尖端的精密制造这一块还略有不足。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选择外国机械,如日本等。
六、大中型企业占据优势
虽说2018下半年塑料市场情况低迷,但不少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市场资源还是有很多,而环保税收等一系列政策对塑料行业进行了市场调整,许多“脏乱差”不合格的工厂被淘汰掉,整个市场份额则是向大中型企业汇聚。未来塑料市场稳定,大中型企业得到的市场资源会呈现倒立的金字塔状分布。
七、工厂员工更难招
2018年也依旧有许多企业反映招工困难,表示90、00后嫌工厂工资低、福利差,工作环境不好等,普遍不愿意进工厂工作,因此很多工厂的熟练技术员工难以像以前一样由基层培训而来,只能在业内互相挖角。
因而有些非标准产品还不能全自动化生产的企业,他们对智能化、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兴趣依旧很大。
总结:从日前公布的塑料行业数据来看,全国塑料制品中泡沫塑料、人造革合成革是呈慢增长趋势,而塑料薄膜和日用塑料部分呈负增长。广东塑料制品产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,特别是珠江东、西两岸各市,占据84%,处于珠三角边缘的清远、惠州、肇庆因有良好的产业基础,个别产品的产量有较大优势。